紫外吸收法测定COD的原理。紫外吸收法(UV法)是一种基于有机物光谱特性的物理检测技术,通过测量水样在254nm波长处的紫外吸光度,结合数学模型推算COD值。如MDS-B15在线COD水质检测仪,便是紫采用了紫外吸收法,利用先进的光电检测技术,实现对工业废水、生活污水、自然水体等场景的24小时在线监测。 其核心原理包括: 1、光谱吸收特性 多数有机物(如芳香族化合物、不饱和键结构)在254nm附近有强吸收峰,吸光度(A)与有机物浓度呈正相关,符合朗伯-比尔定律: A = εCL (ε:摩尔吸光系数,C:浓度,L:光程) 2、双光束补偿技术 测量光束(254nm):检测有机物吸收强度。 参考光束(如550nm):消除浊度、悬浮物对光散射的影响。 仪器通过比值法(A₂₅₄/A₅₅₀)计算修正后的吸光度,提升检测精度。 紫外吸收法测定COD的技术优势 无需化学试剂:避免使用重铬酸钾、汞等有毒物质,减少二次污染,运行成本降低60%以上。 实时监测:响应时间短(30秒~2分钟),支持连续在线监测,数据更新频率达每分钟一次。 模块化设计:采用钛合金防腐蚀外壳与自清洗功能,适应复杂水质环境,维护周期长达3个月。 多参数集成:可同步测量浊度、温度等参数,提升数据综合利用率。 紫外吸收法测定COD的应用场景 1、工业废水处理 适用场景:化工、食品加工、制药等行业的废水中间过程监测(如生化处理阶段)。 优势:实时跟踪COD变化趋势,优化处理工艺参数,降低能耗。 2、地表水与饮用水监测 适用场景:河流、湖泊、水库的水质网格化监测,自来水厂进水/出水检测。 优势:快速筛查有机污染风险,保障供水安全。 3、科研与环保监管 适用场景:水质模型构建、污染物迁移规律研究,环保部门的日常巡检。 优势:提供高频次数据支撑,助力污染溯源与治理效果评估。 紫外吸收法测定COD的局限性及应对策略 1、水质稳定性要求高 限制:适用于成分稳定的水体(如城市河道),复杂废水(如含油、重金属)相关性差。 解决方案:定期与化学法比对,动态修正模型参数。 2、浊度干扰 影响:悬浮物导致吸光度测量偏差,误差可达±15%。 优化方法:采用双光束补偿算法或预处理过滤系统。 紫外吸收法凭借快速、环保、智能化的特点,现已经成为了COD监测领域的革新性技术。尽管存在水质适应性限制,但通过算法优化与设备升级,其应用场景正逐步扩展。
拓展阅读: COD(化学需氧量)是什么意思?一文读懂COD的定义与核心知识 重铬酸钾法测定COD的原理及应用范围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COD的原理及适用场景
本文连接://www.krispprod.com/newss-3445.html
|